Ansen

微博:canne-de-Kafka。 欢迎和我聊天闲扯!

【策瑜】一江风

  线大长江扇大天,旌旗遥拂雁行偏;
可胜饮尽江南酒,交割山川直到燕。
——《牡丹亭·虏谍》

建安十三年,赤壁一场风助长了周瑜的威声,这场火也燎了不少人的心。便有些自以为聪明的人,趁机在孙权面前挑拨离间,以期让吴国内部分崩离析。
给刘备饯行之日,孙权把鲁肃张昭二人屏退,自己和刘备说些“交心之谈”。刘备走后,鲁肃听到了些风言风语,道是刘备感慨周瑜“器量广大,恐不久为人臣耳”。对这些话,鲁肃都不以为意,一笑了之,他觉得那不过是刘备这等眼界的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罢了。
不久后,曹操修书一封与孙权,大言不惭地说这赤壁一战只因自己病了才给周瑜钻了空子,让他枉得虚名。
这两家的挑拨之意太过明显,他们可能还带着一丝希望、想得到君臣失和的消息,可东吴始终没有任何动静,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被称为政通人和。这点离间术在江东人看来甚至有些可笑。

那些人毕竟是“外人”,不是江东人;他们只看得到尔虞我诈君臣术,想的到功高震主必为患,却不料背后情深意重慷慨尽,不由得人动半分毫。

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?

乱世中风云变幻往往出人意料,虽然东吴君臣和睦,还把南郡收入囊中,但那些“外人”的心愿却很快达成了——平定了南郡的周瑜已是强弩之末。
赤壁之战后两年间,大都督虽病愈笃,但一直披挂上阵,很少有回京修养的机会。难得回去,也有无数的公务要处理。
一个黄昏,鲁肃抽空来探望病体未愈的都督。此时天气甚佳,周瑜便吩咐直接在庭院摆酒,留鲁肃吃饭。在鲁肃再三劝说下,周瑜才答应以茶代酒,但还是不服气地揶揄道:“子敬愈发婆婆妈妈了起来。”
鲁肃憨憨地搓了把脸,不客气地拎起酒坛给自己斟满酒,在周瑜鼻子底下一晃,就送进了自己嘴里,还顺势灵巧地躲过了周都督呼上来的一巴掌。在周瑜开口骂他之前,鲁肃赶紧开口转换话题:“公瑾啊,你可知那曹操和刘备两边可是费尽心思离间主公和你呢?”
周瑜不屑地哼了一声:“当然知道。雕虫小技,不足挂齿。你我忠心天地可鉴,主公自然明白,不会受那等小人蛊惑。”
鲁肃点头称是:“好在主公心胸宽广,不是那等疑心忠臣之人。”
“若主公真疑心,我也不能怨他,只求行事无愧于心便罢了。”周瑜叹口气,把话锋一转,抱怨道,“只是那刘备如此行事,你却还要把那么大一块肥肉给他。”
鲁肃大咧咧地端起自己的酒杯,把酒一饮而尽,方道:“不过南郡已定,你也该歇歇了。”
二人在荆州事上分歧不小,但他们可“定侨、札之分”的数年友情也不会因这一点政见不和而破裂。不过二人还是心照不宣地略过了这一节朝政。
“我何尝不想休息,可狼烟四起,何以安心?” 周瑜仰头饮尽一碗茶,无奈摇头,“说句实在话,这两年我觉得自己身子每况愈下,只怕……”
鲁肃探了探身子,打断了他:“公瑾,你还年轻,有些小毛病调理过来就好了,哪里就到那一步了?不要再多说这丧气话!”
周瑜半晌无言,把目光投向仿佛很远的地方。良久才道:“伯符当年岂不更年轻?谁又料得到他走的那么快?”
鲁肃一时愣住,只得低头吃酒掩盖住自己内心的惊涛骇浪。
周瑜倒是洒脱:“子敬,你不必劝我,我的身子我自己清楚,生死有命,不可强也。我何尝不想再多看几眼这江山?何尝不想等到天下尽归吾主?但我自知沉疴难愈,不过强撑罢了。”
鲁肃一言不发,只看着愈发黯淡的夕阳用余光把周瑜罩了起来,江东周郎英气的脸旁一半偏入阴影里,半明半昧。他心里咯噔了一下,手一抖,洒出几滴酒。
周瑜假装没看到鲁肃的失态,眯起眼睛,陷入回忆:“伯符也曾和我许下许多豪言壮语,便要江东稳固,饮尽江南酒;再安定中原,看花洛阳道;要北定边陲,也教胡尘染征袍。”
鲁肃忙道:“公瑾,这十年你倾尽心血保得我东吴稳固,先主地下有知,必定含笑九泉。千秋大业,徐徐图之,何愁不立?”
“我替他多看了这几年的江山,怕是不能替他看到曾经少年梦里的锦绣。”周瑜眉头一蹙即展,“罢了,不说这个了。取琴来。今日这曲便赠予子敬。”
泠泠七弦上,金戈铁马、旌旗猎猎;随后一阵徐徐江风化去刀光剑影,送来桂花浮玉、云外香飘,去人胸中块垒。
暮色四合,寒星初上,周都督让无数人倾倒的脸在月光下格外苍白,却随琴声散发着别样的神采,仿佛在和什么远方的人倾诉衷肠。

此时的鲁肃哪里知晓,这首曲子是他和公瑾知音的绝响?这次会面便是他和公瑾的诀别?
当得知周瑜于病危之际写的手书后,纵是见多了刀剑无眼、人世无常的鲁肃,也不由得恸哭。
“鲁肃忠烈,遇事不苟,可以代瑜。”
公瑾啊,何人可代你?我此生有你为挚友已足慰平生,我又何德何能能取而代之啊?

周瑜出殡日,一江风起,吹尽残霾。
江东的风随季节变化有着不同的味道,气味裹挟来回忆,而今这气息唤起了鲁肃十几年前见到的那让他惊艳的一幕——他记起随周瑜东渡江东、初见孙策的时节。
那日,他站在一个山坡下,抬头只见斜阳浅照里,两个雄姿勃发的少年郎并辔归马,谈笑风生,披着落日余晖,缓缓而来。
晚风乍起,几朵残花好巧不巧落到少年周瑜的发上。孙策在马上一探身,周瑜会意,微笑着低下头。孙策一个个拈起这些花准备随风扬去,但手上动作一顿,却留了一朵插在周瑜鬓边。
周瑜抬手摸了摸这多已不娇艳的鬓边花,笑问:“怎么?把残花给我插上,伯符是觉得我已经到了残花败柳的年纪、要看不上我了?”
孙策接道:“周郎美貌,便是真到了半老之年,也定是艳压群芳。”
二人同时爆发出爽朗的大笑。
风送言语,山坡下一直看着他们的鲁肃也不由得微笑起来。
此时周瑜才看到抬头望他们的鲁肃,便不羁地用马鞭一指,转头对孙策说道:“这就是我给你说的好友鲁肃鲁子敬!是个万里挑一的人才!”
孙策对鲁肃一颔首,便转而对周瑜道:“公瑾的眼光自然是好的。”
周瑜朗声说:“只盼天下人才,尽入伯符麾下。”
孙策扬起马鞭,对远方虚虚一指:“待来日,你我能共坐这万里江山。”
此刻红日西坠,天边残霞如血,少年英雄相视而笑,一个契合的眼神胜过万语千言。

乐匆匆,去匆匆,十年弹指倏忽间。曾并肩策马的挚友阴阳两隔,又于大业未成之际相见于九泉之下。
清风于江上来,扬起漫天纸钱。是夜,素月分辉,明河共影;多年归来,江东少年虽已沧桑,却依旧表里俱澄澈。
远处烟雾朦胧里,依稀是当年鲜衣怒马少年郎并肩驱驰,越过烽火狼烟,共看这万里好河山。

评论(2)

热度(117)

  1. 共1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